情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名言 > 人生感悟> 正文

我22岁明白的22件事

  1.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只有付出了100分的执行力,剩下的才能交给命运。

  这句话太像一个辩题,但我的本意并不是否定环境的作用。坐在异国他乡的书桌前,我终于开始深思这个也许别人看来理所当然的道理。很简单,换一个环境并不能改心换命。只要有经济基础,什么异国他乡,语言障碍之类的生存障碍完全无需克服。飞机落地的那个晚上,我就自然而然的开始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迄今为止所有的生活事物以及程序项目都是自己一个人处理,可以说是完美的无缝对接。然而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呢?生活习惯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缓慢转变。然而思维方式这个决定行为方向和行动力的核心,我想,才是该心换命的关键吧?找到自己生命最理想的样子,我还在路上。也许是胡天胡地一生飘荡,也许是安坐围炉家业双全。

  2.对于一个经济并未独立的人来说,父母双全,心安理得的啃老真的是安全感最大的来源。

  这件事羞耻吗?我不想过于绝对的承认,尽管22岁的年纪,大多数人已经开始走上成家立业的轨道,有也人可以年过百万甚至回馈社会。在异国,我花费着几倍于国内的生活费奢侈的供养着对未来的期许与梦想,我感恩父母的支持,让我在初入他乡的前期能不为生存去做廉价的体力活,而是为能供养生活的工作来静心学习,日渐积累。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过是因为还有五斗米,并没有那么高尚。

  3.提取你的现值和培养你的潜值,不分高低贵贱,两者都是人生的无价之选。

  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节奏,当今能活的漂亮的人已经不再是高学历或是事业有成之人的专属。想活成什么样子,完全看自己选择。只不过这一切能够实现的前提是你有自信为人生负责。我羡慕90岁开始写诗的老妇,我也佩服稚嫩依旧却能放弃机会扛起全家重担的人。他们看得起自己人生的价值,相信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随时随地都能掌控自己的命运,然后活得自然洒脱。

  4.当阅读成为习惯,才能成为其终生受益者。阅读的受益者其实是深度思考的受益者。

  和多数人一样,上了大学我就完全用手机代替了纸书。本以为不过是更换了阅读的媒介,其实是不知不觉改变了阅读的选择。手机上的碎片化与功利化阅读已经让我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变得简洁明了却也变得浅表而单调。不知不觉读了大量的公众号短文章,确实从干货类文章中快速吸收了优秀的结果,却丧失了自己探索、总结,以及演绎的能力。这种结果,其实是在培养抄袭者的思维,不思考就无辨别。无辨别和思考,久而久之思维就泯然众人矣。短文碎片化阅读培养起的是阅读的爱好,因为直接所以爽快。可是习惯却是无关吸引力的执行,就好像明明深知浓茶的涩口,却依然把它置于平淡无味时的首选,因为知道,苦涩过后的清甜必须在清心寡欲时能体尝,并能在口中久久的回荡。

  5.写作不难,它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适用于各个学科。

  这种写作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记笔记写感悟。当我们习惯了深度阅读,自然有丰富的感悟和生发出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演义才会真正的记忆掌握。这种记忆可以延续终生。之于理科,可以把学会的思维体系归纳成自己的逻辑系统,用于生活中适当的场景,就会发现生活和工作的效率有所提升。谁的生活不是难题?当我们写作的基点变成生活、阅历、想象等生命本源的东西,那我们也许就迈出了成为作家的第一步。

  6.鄙视他人知识的人,不值得交往。

  很有意思,出国前的最后一个假期,接触了两位人生导师,一位是会独立计事务所老板,一位是健身教练。他们的人生经历截然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情商极高。情商高说起来好像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就是能换位思考并换位说话,但这两位反馈的方式不尽相同。一个人知你稚嫩却能理解,并不说教指责,不过是在分享经验中自然给出更高级的解答。而另一人,总以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你的思维,然后居高临下的告诉你,没知识不可怕没常识才可怕。这个人固然在他的领域有专业且敬业且有一席之地,但他的情商不过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心里,他只有唯我独尊的自大。有的时候,高知高学历,出身名校并不能代表高能力,但能一定程度的能保证高素质。接受高等教育,并不代表获得更高级的学识,我们学得更多的,是明白自己的无知,尊重并接纳他人的感知。

  7.每个人都会感到空虚寂寞,只不过才貌双全的女人不容易无聊。

  这半年被韩雪刷屏了,她真的是最不像圈内人的圈内人。看她上各类电视节目,有综艺类也有技能类。综艺节目里的她确实与那种无谓的博人眼球格格不入。可她能立刻用自己强大的学习能力与适应力把自己调整到合适的波段。才女,学霸的背后是无一例外的默默付出。一个内陆明星能阅读英文原著,口语地道娴熟直接走上央视英文频道,学习外文多年的我确实佩服。学习与应用外语的难度也只有外语专业的人最清楚。记得她说过:不把时间浪费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老友也许不用时常相见,再见的时候能分享生命的阅历和感受,也许会比淡如水的家常更能带来精神上的美好。尤其认同这两点,正是因为我们总在亲密的人身上寄予厚望,关系才会产生压力。没人负责让我们幸福,只不过幸福的时候有个人能加倍幸福。如果能做到,是不是生活就少了那些痴缠与颓废?

  8.同时做多件事,节约时间,收获翻倍。

  经历了一个月全德文的课堂,深刻的体会到做一个留学生的不容易。在一节课上,自愿做了单词记忆小助手,本来是害怕上课会困到睡着。现在要在记笔记,听课以及查资料的同时为大家记录重要的新单词。这个任务在不知不觉中让我警惕加倍,听课效率也提高了不少。也许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非要让自己被塞满不可?我的生活里很少有只做一件事的时候,剩下的时间就留给发呆吧,欣赏时间偶尔错落的针脚。大概是一件因人而异的事。不过并不是所有事都可以分心,比如做梦总是让人睡不好啊!

  9.如果要经营朋友圈,就要有自己的特色。

  这个年代的我们早已全面浸入虚拟社交的浪潮。也许所谓人设、人脉很大程度的取决于展示在社交平台的第一印象。很喜欢看两种朋友圈,一种是单纯分享快乐生活的朋友圈,一种是展示成就的圈子。前者的幸福会感染我,有的时候让我反思自己是不是缺乏感受美的视角。后者会敦促我,因为知道,那种轻描淡写的朋友圈背后付出的是浓墨重彩的努力。和爱吐槽、抱怨的人向来不能深交,现实中的他们向来愤世嫉俗,小肚鸡肠。我不爱发朋友圈,因为添加了太多师长牛人,所以只希望它变成自己的成长记录,在现实中向一个更独立成熟的自己看齐。

  10.聊天要尽快体察到对方的心情和需求,再好的朋友也是,但也无需一方忍让。

  这又是一道情商题。上了大学和一个女生成密友,然而遗憾的是,这段关系并没有维持至今。结束的导火索不过一次误解,但更深的原因是一直以来的双方的自话自说。当我觉察到她只把我当成情感依靠而不是真心朋友的时候,自己的忍耐和调整结束,这段关系也随之夭折。成年人的世界当然看重友谊关系背后的利益链条。如果一个人连交友易,成友难的道理都不懂,只想获得不想付出,那我也锱铢必较。

  11.只要在上学,成绩好就是王道。学习能力是履历上的第一栏也是最容易积累的一栏。

  有人告诉我们读大学重在培养能力。难道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不是一种能力?而且计算下来,这种获得最让人省心,成本最低。求职履历上的学习能力只能从成绩和证书上体现。似乎不公平,但还能有什么量化标准呢?后悔明白得晚,欣喜还有时间和空间。置于其他能力,相信我,当你拥有某个层面的不可替代的分量,机会自然找上门。

  12.尊重前辈,感恩给予你帮助的人,并且主动提供你的帮助。

  又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留学项目遇到一个同乡不同校的学妹。这人至今素未谋面却一直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特别爱找我帮忙,然后谢谢了事。如今终于到了德国,也不见拜访。前几日突然来找我借钱,而且就是不愿意向项目老师寻求帮助。也许人情社会从小就给我们灌输了爱占便宜的观念。可礼尚往来不也传统观念中的待人之道?不要把跨层次的帮助当施舍,善良是选择不是义务。

  13.感受爸妈的小心思,以他们的立场替自己说话。

  和许多传统的爸妈一样,我的爸妈真是爱我到小心眼,在异国也要我每天打卡,上学要,回家要,睡觉起床也要。有几次突然出门因为回家晚就没打卡,没想到隔着7小时的时差,他们竟然还能实时监控。不用想,自然是没好好睡觉。然而这个问题的根源不是子女不在乎父母的感受,而是他们还是把你当孩子看,根本不相信你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这是一个引发家庭问题的重大话题,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你的渐行渐远而自己无能为力。对待传统的教育观点,我只会说选择在你们,放手与否只是你们一心执念,而我指希望你们能回归自己该有的生活不被儿女束缚。就算他们不愿明白这种强迫只能等到儿女应付的谎言,但他们日渐老去的心确实会变得窄小,一丝蜜语,一份理解就能填满。

  14.不要试图和不清楚自己情感需求的男人谈恋爱。

  22岁确实是一个足够成熟的年龄,有的人已经成家立业。比起小女孩单纯的一见钟情,日久生情的概率更大。生活中总是不乏优秀且成熟的人,不过恋爱这事并不是幸福生活的标配。有人愿意暧昧,愿意调情,不过是把玩成人的游戏。游戏带来快乐,感情却可能只是麻烦缠身索然无味。可以只爱收获的果实,成长时的风雨没有义务让人承受,耗人心血,毕竟爱情最基础的是先分泌多巴胺。

  15.拥有一个可以陪伴终生的爱好可以改变生活。

  一直是一个非社交型的人,没想到在异国上的第一节舞蹈课就可以那么放松活跃。上了大学终于有机会学习自己喜欢的舞蹈,如今出国还是坚持这个爱好。真正的热爱原来可以无惧任何目光,只感受到生命被充盈的喜悦。也许有的人在异国才找到自己的热爱,于是认为异国是一片自由的热土。有的人心里本身就藏有热血,无论何时何地,也能他乡当故乡。

  16.穷,确实是因为穷人思维。

  穷人思维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认定自己无能力拥有财富,另一个是不懂富人如何生活。曾经有个自以为是的人问我,给你十万你怎么办?直接回答,先让钱生钱。这个答案对我来说理所当然。在我看来钱的价值会因为数量的增多而脱离本身的价值并增添潜值。就算我富可敌国,想要的更是拥有金钱层面之上的价值。而他说,干嘛不花,先把自己日子过好了再想那些高大的事情啊!太多的时候我们只看到金钱带来的是养尊处优,锦衣玉食。却不明白就算一夜暴富,土豪永远是土豪,世界首富的生活也不是波澜不惊。比起物质,我更愿意花钱买经历。这世界有太多的经历为阶层所垄断,我不但想体验,更想向金字塔攀登,金字塔更容得下智慧。

  17.提前做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未来可以不那么行色匆匆。

  生活有太多课程等待学习,如不及时修行,它总会让你跌倒的猝不及防。机会只留给准备,而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准备,导致的结果无非是面对未知与强大,你总是赤身裸体。调整做事的顺序,学习前先复习。先读感兴趣的书籍,先和自己喜欢的交往,减肥前就养成运动的习惯。这些重要的事看起来总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正是它们让生活在义务之外能拥有享受的权利。

  18.为什么不能像野兽一样自由生活?

  一个问句,也是一个反问句,灵感来自于新垣结衣的新剧《我们终将不能像野兽一样生活》这部剧告诉我,跟生活和解只有两条路:①接受并享受。②随心所欲的生活。以前总觉得日子里有太多的人和事要努力抓住,结果努力过后的得到和失去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真相是,如果内心不知足或者是不知道,就永远不会满足。

  无论如何标榜他人,终归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过日子。这种日子悲观来看就是命运,乐观一点就是自由。

  19.觉得自己好,生活才会越变越好。

  前日和朋友一起逛柏林的圣诞市场,总体来讲各个项目都没有太符合期待。隔天就看到朋友发了我们的合照并配文,隔着屏幕也感觉得到那种自然而然的开心。不经赧然,像她这样见多识广的人,这种程度的玩乐都足以让她这么开心,真的是相由心生吧。压力与攀比会夺取对自己的满意,很多事情并没有多有趣,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吊高了自己的胃口,然而能力与境遇又不能与之匹配,果然就成了人间不值得的借口。

  20.计划不用太长远,有计划的明天过得真的会井井有条。

  长远的大计划不好设立,每一年的年终目标总是完成的遥遥无期。试着做了一个简单的明日事项,逐一删除的时候真的很有成就感。而这点能删除不安的成就感确实能成为坚持的动力。

  21.不只做该做的事情,而是做能做的事情。

  总觉得完成必须做的事情够累了,而对待自己的事情就潦草带过。仔细想来确实是为任务做了标准答案,可这个任务终究不属于自己,白白地贡献了体力和时间。没有什么人是不想成长的,前提是得看得见最直接的好处。所以惯性思维告诉自己,学会挑选,详略得当。但实践证明就是因为低估了多付出一点的好处,你才变得和旁人毫无差别。自以为是的聪明只会削减每一次劳累的价值。

  22.学习领导力先学亲和力。

  也不知道在男人的世界里是什么规则,只知道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有亲和力的女孩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关爱。这种优势确实给女生的情感和事业都增添一笔色彩。在新班级遇到新同学,第一次深刻的体会到大家都愿意亲近的女孩子都不会带有锐气。她们暗藏锋芒,懂得更温柔包容的倾听他人的感受。如今的我开始正式的学习管理课程,领导力并不是以威信示众,而是在你的支持与带领下,对方能放开手脚施展自己的才能。领导力只是一门统筹的艺术,却很难为人所拥有,因为志得意满的能力者都擅长颐气指使,而尚显稚嫩的初学者却因为无法无法服众而畏畏缩缩。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精选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