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成长
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祥林嫂”吗?她在自己的孩子被山里的野兽吃掉之后,逢人便说起儿子的死因和自己的悲惨遭遇,最终遭到小镇居民的一致厌恶。
归根结底就在于她沉溺于受害者的角色,通过抱怨想引起他人的同情和关注,但是却从没想过要去自救,去改变现状。虽说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在里面,但也因为她自已承受不住这样大的打击。
在日常生活中,抱怨似乎成了我们的常态,抱怨老公总是那么不解风情?抱怨孩子总是没有别人家的听话?抱怨自己工资怎么那么低?抱怨老板怎么那么抠门?等等,当这些话脱口而出时,可能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负能量体。
笑来老师说:抱怨是我们面对麻烦和不顺时,无能和无力的一种表现,从两个维度可以来帮助我们理解:能解决就解决—能力;不能解决就承受—坚韧。
遇到困境,如果能通过行动解决,那就立即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你就在成长。
遇到困境,如果你暂时没有能力解决,最好就要学会默默承受,学会闭嘴,权当做是在锻炼自己心智的成长。
人生最糟糕的状态莫过于既没有能力解决眼前问题也不愿意去承受问题带来的压力和逆境,而把注意力都放在向别人展示伤口上,并且沉溺于每次扒开伤口那瞬间的快感,殊不知这种假象,会让你逐渐放弃摆脱困境的挣扎。
根据吸引力法则,你所抱怨的一切都经你吸引而来,因为你的信念里只有这些负面的情绪,它们强大到无时不在。
想要改变现状,更好的成长,首先就要戒掉抱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始终把成长放在第一要素。
其次要多去发现别人的好,并去学习到底好在哪?从中学习和获取经验。
最后就是能从别人的错处着手去分析自己,是否存在相同问题,并时刻警醒自己。
我们始终都要以成长的眼光来看待遇到的所有人和事,不设限制,关键是要能从中学到知识,哪怕是最底层的理论,只要对你有帮助,便是在助力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