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五行的原理是什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有着满满的都是历史的沉淀。八卦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概念,八卦的概括就是“为人处事,逢凶化吉”八个字。大家对于八卦跟五行了解多少?下面,我们一起随着先天八卦一起来看看吧。
起源关于八卦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1、伏羲画八卦于卦台山,后来甘肃天水和河南还有伏羲画卦台。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麦积区渭南镇。当然,很多现代学者不相信,认为是后人把一些发明托于古名人
另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江苏东部海安县青墩遗址,1979年出土了八个六爻的数字卦,在远古那种人口稀少、部落林立、交流工具很差的环境里,文化传播到遥远的江苏东部,需要漫长的过程。2、张政烺的筮数多步演化出八卦论:其文《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研究二十世纪出土的一批数字卦,认为先有大量筮数(数字卦),后简化成几个筮数,战国时期再由这些少量的具体数值简化成(由一、六两个数字表示的)二元奇偶数符(才有数符化的八卦),战国末期至秦汉再演化为(后世通用的)抽象的二元阴阳符号(才有阴阳化的八卦),阴阳哲学观起源很晚。此论与某些古籍的记载矛盾大,影响也大。
3、刘林鹰的天文六卦演化出八卦论:其《易学起源之谜新解》阐述六卦体系论,认为卦产生于天文学家圭测工具的预测活动,初期的卦是六卦体系,没有坎卦和离卦,后来演化出八卦体系,其重要证据是六卦体系(如三阴三阳)是中医学的主干性理论,不是八卦能解释的,而且六卦体系里的月卦等在《归藏》《易经》有残迹。其后来的论文《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否定易卦源于筮数论,论证四象性大衍筮法在东周占统治地位之前的数千年,易的卜筮是用六象筮法,复杂的筮数只是六象的用数及其变化等,阴阳六象本质上是六卦,即:六卦生八卦曾是漫长的卜筮历史,抽象阴阳观起源非常古远。
八卦这三种说法所含论证力相对较大,此外有多种看法,如:刘珏1946年提出圭影说,认为八卦源于土圭记录日影
冯友兰认为八卦由模仿占卜的龟兆而来,是标准化的“兆”,类似说法还有屈万里的易卦源于龟卜论李镜池认为古人用结绳方法记录占筮之数,后衍化为八卦,此说的来源是臆测八索这个古书名汪宁生的八卦源于彝族雷夫孜。有的猜测完全无据。比较看,黄懿陆认为易卦源于先越人后裔壮族的鸡卜文化,虽然几个关键环节的论述无力,还是在论述,也有一定的依据。这些是八卦的卦源说,爻源说则是另一词条的内容了:爻。卦象卦象也称类象,是象征类型而非某个单体。易因象设辞,象数是义理的基础,《易经》、《易林》、梅花易断法,都是因象而断,易象广大,具体断法看问题项目而确定一个小范围。
基础卦象《周易·说卦传》介绍了一些卦象,是基础卦象。宇宙观上:干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家庭观上:干父也,坤母也,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离中女,艮少男,兑少女。动物观上:干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身体观上:干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运动观上:干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权力观上:干为君,坤为众。
八卦广象广象是广泛象征的物象,《周易·说卦传》介绍了一些,北宋邵雍《梅花易数》介绍了一些,当代张延生《易象延》三册数十万字,介绍很多。因为内容太多,这里不宜多占篇幅。
五行涵义解析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黄老、道家学说中,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古代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类似,是集哲学、占卜算命、历法、中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于一身的理论。
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叫它们为“五行”。早见《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爱稼穑(意指播种收获)。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不但将宇宙万物进行了分类,而且对每类的性质与特征都做了界定。后人根据对五行的认识,又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这个理论主要体现在“五行生克”定律上面。
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
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属五行性事物间之关系是相互克制的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小结:八卦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概念,八卦的概括就是“为人处事,逢凶化吉”八个字,是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八卦就是八个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也就是伏羲画出的,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是文字符号。八卦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